人物

苏永定:研发“数控五轴联动机器”获李克强总理认可

2015-10-30    石邦  


苏永定,福建盛达机器股份公司董事长,十六岁出道,从小学徒到技术骨干,从自主研发到产品远销九十多个国家,年销售过十亿,他痴迷于石材机器制造领域三十年。30年的执着与坚守,30年的锲而不舍,30年磨一剑,厚积而薄发,让他成为石材机器领域的专业名匠。




1从无到有——盛达机器的诞生


从16岁初入社会当学徒,18岁创办机器加工作坊,26岁与别人合伙开始做鞋机和橡胶硫化机,苏永定尝试过失败的苦涩,也迎来了成功的喜悦。2年后,苏永定接触到传统的石材机械配件加工,开拓了一个新的机器领域。


“当时的石材设备相对较落后,做的人也不多,大都比较传统,简陋。”苏永定说,那时,高端石材设备都是从意大利进口,国内自主生产的都是单一切割机、水压切割机等低端机器。


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苏永定,一眼就到石材机器这块诱人的蓝海。“一开始我就做圆弧板切割机,难度系数较大,但投资不高。”苏永定说,当时市场上做石材异形主要靠人工,精度不高,产能不高,消耗材料相对比较大,所以石材异形设备市场前景很好。


苏永定还特地跑去意大利观展,“有很多先进的石材机器设备,国内当时没有研发。”苏永定说,比如说红外线切石机,切割精度高,又省人工成本。


回国之后,苏永定就开始着手研发制造红外线切石机,接着又慢慢发展磨机、框架锯以及其他的大型机械。在苏永定的带领下,盛达机器的产品体系就慢慢成型了。随着企业的开疆拓土,盛达机器也从最早的小作坊,逐渐发展到1000多人的团队。


2数控五轴桥式切石机——实现石材机器自动化


目前,石材加工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企业加工工艺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盛达机器推出的金刚系列备受关注和欢迎。


经过近十年的研发,第一台“数控五轴桥式切石机”于2015 年正式面世,命名为“金刚5号”,2015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中国制造试点城市泉州期间曾现场参观过这台机器。继“金刚5号”面世后,盛达人继续推出新品,“金刚家族”再添新成员,“金刚6号”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面世。


数控五轴桥式切石机采用基于PC的石材加工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刀具由三个直线轴和两个旋转轴控制,两个旋转轴分别绕X轴和Z轴旋转。具有复杂五面体特征的制品切割、雕铣加工自动化功能,主要用于多维空间复杂曲面石材装饰精品加工。


石材行业经历了多次的产品技术变革,刀具运动轨迹由5轴联动控制的加工装备的技术特征和优势日益明显,数控五轴桥式切石机正是这么一款以金刚石圆盘锯片为主切割刀具的具有柔性制造能力突出、高度自动化的加工装备。数控五轴桥式切石机能帮助石材企业降低成本,减少人力资源,简化操作程序,提高自动化程度,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是石材加工技术上的一场革命。


3花岗岩框架锯——实现工艺革命性的创新


据介绍,盛达花岗岩框架锯的面世,将带来花岗岩大板切割工艺革命性的创新,并一举解决了花岗岩加工技术的世界性难题。


“新一代花岗岩框架锯”于2015年8月在山东国博石业试机,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设备运转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使用要求。这意味着中、高硬度花岗岩大板锯切方式已经掀开新的篇章。“新一代花岗岩框架锯”具有锯切成本低、加工速度快、板面平整、出材率高、环保节能、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将取代传统绳锯、砂锯,用于加工花岗岩石材大板。


苏永定介绍,传统花岗岩切割一般采用“砂锯”和“绳锯”两种切割工艺,但这两种工艺均存在明显的缺陷。传统的“砂锯”工艺产能较低,而使用框架锯产能将提升三到五倍以上。 “绳锯”的缺点在于耗材成本高,刀头成本在50元/㎡左右,框架锯的刀头成本仅有15-20元/㎡,使用框架锯耗材成本将大幅降低。其次,砂锯和绳锯的切割缝都在8-10mm,而框架锯的切割缝仅有4mm,仅出材率就可提升20%左右。以10立方荒料切割2cm大板为例,使用砂锯和绳锯切割缝8cm,出材357㎡;使用框架锯切割缝4mm,出材416㎡,多出59㎡ 。 而且花岗岩框架锯采用清水切割,符合国家倡导的高能低耗、绿色环保的要求。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采用新型花岗岩框架锯所需要的人工明显减少,这将成为石材加工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中,盛达机器将和石材机械加工行业一起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助力中国制造升级转型。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将与意大利、德国等机械装备业强国同场竞技,共同推动世界石材业和机械装备业的发展。


阅读 3485      1
发送